美国空军鬼怪II米格杀 1972-1973 (2024修订版)

USAF F-4 Phantom II MiG Killers 1972-73 (2024 revision)

炮艇F-4

在北越的恶劣条件下,滚雷行动的经验表明,许多情况中,导弹都是一种不确定的射杀手段。当时,美国空军飞机上的敌我识别(IFF)装置可靠性很差,通常都需要通过目视识别(VID)目标,以避免让美国空军飞机面临"蓝对蓝"损失的风险,这就剥夺了了AIM-7的超视距(BVR)作战的主要优势。飞行员经常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处发射导弹,导致AIM-7的制导和引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整个战争期间,美国空军一共发射了612枚AIM-7,只有56枚命中目标并将其击落。AIM-9则要好很多,发射出去的454枚中有81枚命中目标并将其击落----成功率18%。

利.霍吉顿(Leigh A Hodgdon)中尉[左,与约翰.基克塔(John Kikta)少校(右)合影]是美国空军1972年第二次击落米格机时的武器系统官,他的飞行员是乔.基廷格。后者于1949年加入美国空军,那时已经是美国空军的传奇人物之一。作为一名试飞员,他两次破纪录地从102800英尺高空的气球上穿宇航服跳下,以检测宇航服的逃生能力,自由落体时速最高达到了614英里/小时。他三次来到越南战区,总共完成了485次任务,首次派遣是到1ACS中队,驾驶A-26K。

利.霍吉顿和约翰.基克塔

许多F-4飞行员认为,由于没有航炮,他们在近距离格斗中错失了击杀对手的机会,从1961年起,麦道就一直致力于为F-4配备一门航炮,但直到越南战争爆发才想到航炮内置的方法,F-4D使美国空军获得了更好的轰炸能力和提前量计算瞄准具(F-4C均不具备)。1963年10月,战术空军司令部要求一款更新的、带有一门航炮的型号,而且在其它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改进。结果就是F-4E,并计划安装一台休斯的多普勒相干接收(Coherent On-receive Doppler System)雷达。

这种雷达对于当时的技术而言太复杂,导致项目延迟,直到1968年1月才被放弃。西屋的AN/APQ-120火控雷达系统于1967年12月通过验收,当时已经有30架E型机体交付,固态电子设备和一个更小的椭圆形雷达天线使得该系统及其AN/APQ-109雷达能够安装在新的尖鼻子里。

此外的改进就是使用了J型的开槽式平尾(老兵布鲁斯.里奥纳德认为"对机动性有真正的好处"),增加推力的J79-GE-17发动机和位于后机身上部的新104加仑油箱,以及为了配平而加长的机鼻,美国空军总共订购了993架F-4E,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鬼怪II用户。

获得的部分经验

从滚雷行动结束到北越空战重启的这4年间,美国空军有许多机会来将战争前五年的经验付诸于实践,F-4E就是其中一项成果。可是其航炮的装备对下一阶段冲突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F-4E在越战中的23个战果里只有7个是用航炮获得的。其它创新,尤其市APX-80战斗树敌我识别器的引入也同样重要,使得F-4D的机组能够从很远的距离处识别米格战机,并在超视距模式下发射AIM-7导弹。

F-4E-35-MC 67-0301是最早抵达越南战区的F-4E之一,却是1972年最后击落米格机的鬼怪II之一,在这张摄于1969年的照片里,它携带了各种炸弹和AGM-12小斗犬空对地导弹。

F-4E-35-MC 67-0301

滚雷行动之后,关于战斗机战术的争论也相当激烈,主要集中在武器系统和评估小组的《红男爵I》研究上。这篇文章详尽地分析了滚雷行动中的战斗,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了解敌机的确切位置,从而获得优势位置,是空战胜利最重要的因素。在美军超过80%的空战战果里,美国飞行员从优势位置开打,而米格机飞行员击落美国战机的情况则更高(87%)。几乎一半被击落的米格机飞行员可能从未见过袭击者,而近60%的美军损失都是发生于这种情况下。米格机飞行员,拥有出色的地面管制协助,驾驶着难以被目视发现的战斗机,在离家很近的地方作战,他们通常被引导至后下方的攻击位置处,而美国人却无法发现他们。

通常,F-4打击编队更容易受到攻击,因为他们必须以刚性的"吊舱编队"飞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电子干扰吊舱的能力发挥出来。美国空军紧凑的"流动四机(Fluid Four)"编队(小队,flight)包括了两支双机编队(分队,element或section),这意味着两架僚机必须集中精力保护他们的长机,并与他们保持紧密编队,这样就增加了他们的脆弱性并降低了击落米格机的概率----即便指定的"射手"(小队长机或分队长机)允许他们射击也一样。相反,长机必须避免在机动战斗中失去僚机,尤其是在后者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斯图.马斯(Stu Maas),一名于1972年4月成为米格杀手的飞行员回忆道:

"我们有些飞行员直接从乔治、戴维斯.蒙森、麦迪尔空军基地的补充训练单位(RTU)出来的,他们只具备最基本的空战能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让僚机以如此紧凑的编队飞行(除了吊舱编队以外),从而‘导致最脆弱的环节’。我们的小队长机往往都是更具经验的高级上尉或者是少校,但空战领域对所有人都是陌生的。然而,内利斯基地战机武器学校的同僚和补充训练单位的一些教官会将空战机动训练传授给一些新的F-4机组,那时还没有专门负责空战的F-4联队来培养人才。1969至73年间,F-4补充训练单位每隔几周就会输出一批飞行员,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被派往东南亚。"

1972年,乌汶基地内,8TFW联队435TFS中队的F-4D-24-MC 66-0274挂载了铺路I激光制导炸弹,这架飞机是滚雷行动中555TFS中队机组唐.洛基曼(Don Logeman)和弗雷德.麦考伊(Fred McCoy)在1967年10月26日击落北越米格-17时的座机。重新转交给435TFS中队后(经过12TFW和366TFW联队),这架飞机撑过了两场后卫作战行动。到了1972年,乌隆的F-4联队接管了大部分空战任务,让前米格杀手8TFW联队"狼群"专职对地攻击。

F-4D-24-MC 66-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