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的时候,SR-71会沿着华约国家的边境线每周进行一至两次侦察。在部队调动期间,飞行次数会增加至每24小时2个架次。对于所有的这些SR-71飞行来说,一共有两条标准路线,飞机通常从丹麦方向接近东德。在西德的基尔港上空,飞机可以选择沿波罗的海前往列宁格勒的2号侦察路线再回来,也可以选择沿东德西部边境线飞行的5号侦察路线。这样的任务通常需要花费1小时,由于飞机的速度,前往边境的距离变化多端----它无法沿确切的边境线飞行,一些时候,一架SR-71在博伊岑堡(Boizenburg)附近距离东德边境只有几千米,或者干脆从其上空直接飞过!
"一旦下达了击落入侵者的命令后,米格-25的机组们就会去执行。幸运的是,这样的命令从未有下达过。在短时间地跟随目标飞行后,这些米格-25PD返回了菲诺埃伯斯瓦尔德基地。
"除了空中的防御力量以外,地空导弹防御系统也处在警戒状态。从技术上说,它可以成功地摧毁入侵者,但是需要SR-71从SA-5地空导弹阵地侧面飞过,短时间与导弹的射程路线呈斜角,这样才可以让导弹在这种特殊高度上成功锁定侦察机。当SR-71被苏联的无线电侦听系统监视时,地空导弹部队都处在完全警戒状态中。"
到了1972年,米高扬OKB设计局开始着手设计一种新的截击机来取代米格-25PD,设计围绕着2台带加力燃烧室的阿维亚德维伽特尔D-30F6涡扇发动机而展开,飞机的速度和升限都要低于米格-25PD,然而,基于SBI-16闪舞(Заслон)相控阵雷达,这种第四代战斗机上安装了新的火控系统。两名飞行员可以拦截前后方的目标,无论在白天黑夜或者任何气象条件下都能达成,同时还能够适应主动或者被动干扰环境下的高超音速飞行。1979年末完成了建造后,米格-31的最终验收在1981年12月通过,首批飞机于1982年交付国土防空军,北约将其称为捕狐犬,至1989年停产时一共交付了500余架。
在1982年首次现身于苏联国土防空军中,米格-31是SR-71非常强劲的一个对手----尤其是这架蓝色31号机下方以半埋方式挂载的R-33远程拦截弹。
和之前的米格-25PD一样,新的米格-31也具备完全的红外搜索和跟踪能力。这个设备被安装在机身下方可以收放的短舱里,8TP型红外搜索和跟踪吊舱使得飞机能够不使用雷达来发起攻击。典型的武器配置包括了SKU-410挂架上半埋式的4枚R-33远程空空拦截弹,或者在不通过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时使用4枚R-60M红外格斗弹。每一枚R-33导弹全重1058磅,其中包括一个103磅重的高爆破片战斗部,射程为75英里。
新的闪舞雷达的探测距离达到了180千米(111英里),目标跟踪距离为120千米(75英里),飞机的航电设备同样包括了BAN-75指挥链、SAU-155M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PD-518数字安全数据链系统(使得一支四机编队的米格-31可以在200千米(124英里)的范围内相互交换彼此之间的雷达数据)、RK-RLDN安全数据链和SPO-15SL雷达全向告警器。最后,飞机上的高级导航设备可以让机组安全地在荒无人烟的北极圈内进行作战巡航。
至1980年,米格-31的飞行测试项目已经成功结束,之后2年不到,第一架量产型米格-31就交付给国土防空军。后者于1982年中使其具备了作战能力,主要装备米格-31的作战单位有莫尔尚斯克(Morshansk)的153IAP团、普拉夫金斯克(Pravdinsk)的786IAP团、格罗莫沃(Gromovo)的180IAP团、蒙切戈尔斯克(Monchegorsk)的174GvIAP团、阿姆杰尔马(Amderma)的72IAP团和塔拉吉(Talagi)的518IAP团。
俄罗斯学者瓦列里.罗马年科(Valery Romanenko)同样为本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拼凑出米格-31拦截第4分遣队SR-71的独特见解,这一努力的成果见下文:
"一级近卫飞行员米哈伊尔.米亚格基(Mikhail Myagekiy)少校是一位曾于苏联北部边境参与过拦截SR-71的飞行员,在1984年至1987年间,他是装备米格-31的174GvIAP团(近卫歼击机团,Гвардейская Истребительны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Полк,简称GvIAP)的团长,期间,米亚格基成功进行了14次对SR-71的拦截。
在1984年8月21日至1987年1月8日间,174GvIAP团的飞行员米哈伊尔.米亚格基(右)驾驶米格-31参与了14拦截SR-71的任务,绝大多数都是在巴伦支海上执行的,他的驻扎地是摩尔曼斯克附近的蒙切戈尔斯克。
"作为国土防空军高等红旗军事航空学院(VVAKUL PVO)的学员在1977年毕业,米亚格基进入前线作战单位服役时驾驶的是苏-15细嘴瓶,他后来在驾驶米格-23ML鞭挞者G时成为了一级飞行员,总飞行时数大约600小时,并被晋升至上尉军衔。
"1983年只有2个歼击机团在使用米格-31,普拉夫金斯克的786IAP团(位于高尔基附近)成为了首支接收这种飞机的作战单位,之后是蒙切戈尔斯克的174GvIAP团(位于摩尔曼斯克附近)。装备米格-31前,174GvIAP团使用的是雅克-28P火棒。在换装米格-31的过程中,很多飞行员都离开了----他们不想去驾驶新飞机。当团里剩下的受训者都成为了武器系统官(WSO)后,国土防空军从其它部队里调派飞行员到174GvIAP团,让他们恢复作战能力。这个时候,只有一级飞行员才能选择驾驶米格-31,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飞行员能够加入这个歼击机团。
"国土防空军第14军被要求向第10军派遣这样的一名飞行员,而174GvIAP团就隶属第10军,这就让担任小队长的米亚格基上尉被调至174GvIAP团时不得不降职,因为14军的指挥官拒绝把他从现有的职位上放走。确实,他只允许把自己的飞行员临时调派到其它军里。1983年10月,米亚格基加入174GvIAP团,那时,该团已经使用米格-31长达18个月之久,而且机组们经常执行拦截SR-71的任务。
"在蒙切戈尔斯克呆了一个月后,米亚格基被送至萨瓦斯列卡(Savasleka)国土防空军作战训练中心(Центры Боев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简称TsBP)参与米格-31的换装训练。2名将来和米亚格基一起飞行的武器系统官当时也在萨瓦列斯卡受训。经过2个月的课程,飞行员被教授驾驶米格-25PU狐蝠C和米格-31(学员在每架飞机上独自进行考核)。起初,他们在米格-25PU教练机上完成了4个架次,后面3次则驾驶米格-31(和教官一起),第8次放单飞(后面是武器系统官而不是教官)。成功通过单飞考核后,飞行员就完成了剩下所有的米格-31飞行训练。
1987年5月的米尔登霍尔基地机场,973号机正在滑回机库,飞机的减速伞舱门仍然开着,飞行员通常在55节速度滑行时将其抛出,以避免其沉重的附着点拉伤SR-71的后机身。
"飞行训练的时间很短暂,1984年5月21日,米亚格基上尉受命驾驶米格-31放单飞,6月21日就进入了作战状态,这就意味着可以在白天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战斗空中巡逻。到了月底,米亚格基完成了4次巡逻任务。
"他的第一次SR-71拦截任务是在1984年8月21日,根据米亚格基所述,当SR-71侦察机出现在附近后,按照团里的程序来进行一次成功的拦截是完全不可能的。美国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都要优于苏联空军里的任何一种战机。因此,每一次拦截SR-71的尝试都被列为最高优先级别的,不仅仅是在战斗机部队里,同样也是在国土防空军第10军里。
"雷巴奇(Rybachiy)半岛的地面引导站通常都是首先发现目标的,接下来的拦截通常都是从北边没有被天气影响的基地里发起。在任何一个层面犯下错误----机组、地勤、指挥部或者是地面引导站里的管制员----都会被送交军事法庭进行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