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飞机加入战斗
澳大利亚的部队自1962年起就开始向南越派遣顾问了,1964年后更派出了直升机、陆军联络飞机和DHC-4北美驯鹿运输机前去支援,但直到1967年4月,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才批准派出战术喷气机参与战斗。这是8架澳大利亚制造的堪培拉B.20,隶属第2中队,抵达潘朗后划归美国空军35TFW联队管辖。该中队立刻就开始弥补失去的时间,为澳军、南越军和美军的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经过与第7航空队以及35BW联队的协商后,达成的一致就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堪培拉每天最多执行16次任务(在实战中有时更多),用他们的8架堪培拉针对主要和次要目标展开打击。因为该中队于雨季期间来到越南,所以能够飞行的好天气不多。因此一开始,该中队经常被限制在晚上于20000英尺高度执行战斗天点雷达轰炸任务。尽管美国空军的机组们很蔑视这样的飞行,可是所有统计都显示澳大利亚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到了战争的这个阶段,美军已经有时间去改进技术,使用更好的硬件来锁定和轰炸目标。
第2中队的堪培拉B.20 A84-228正在岘港外围执行任务,注意战地改装的翼尖炸弹挂架取代了副油箱,英国版的堪培拉缺少翼下炸弹挂架,最后发现副油箱是无用的。经过改装后的翼尖挂架可以挂载2枚500磅或者750磅炸弹,因此载弹量增加了25%。此在1971年3月14日被一枚SA-2导弹击落。
一次典型的战斗天点任务里,堪培拉起飞后将在雷达的引导下朝目标区飞去,到了那里,空中管制员将机组的指挥权转交给战斗天点雷达操作员。飞行员和领航员把他们携带的弹药细节以及弹道特征告诉雷达操作员,而他们将通过这些数据来计算出投弹点。战斗天点雷达把堪培拉引导到天上的一个位置,雷达操作员将倒数5下来通知他们投弹。领航员清点扔下炸弹的数量,并从地面上寻找击中的痕迹,以保证不再有炸弹剩下,之后堪培拉就返回基地,经过了这3个月频繁的夜间轰炸后,机组们对仪表飞行变得非常精通。
然而,这些任务的有效性很难被证明,而且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机组在中队长罗尔夫.亚隆森(Rolf Aronson)中校的率领下迫使他们的美国空军上级允许他们执行昼间的低空任务,然而,35TFW联队的“参谋们”对第2中队能否胜任这种任务持怀疑态度,结果就是该中队起初每天被允许执行4次昼间任务,最后,他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在昼间完成的。
潘朗基地里,一名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机组于任务前在停机坪上检查弹舱里的炸弹,飞机弹舱舱门是普通的2片式,而不是B-57的旋转弹舱,同样,美制500磅炸弹的弹翼在战区内也接受了改装。
澳大利亚堪培拉使用的无线电呼号是“Magpie”,它这几乎和英国电气的堪培拉B.2一样----B-57的所有型号都发展自这种设计,可是堪培拉B.20不像美国空军的B-57一样在主翼下方有硬挂点。然而,他们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要相对短一些,使得他们不需要翼尖的副油箱,战地改造的炸弹挂架很快被制造出来,并取代了副油箱。这样就让堪培拉B.20最多可挂载8枚1000磅炸弹,或者任何能够达到此重量的各种炸弹。
标准的弹舱布局里是6枚炸弹被挂在2个3联装挂架上,但是由于挂载弹药会引起反复震动的实例,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发展出了一种替代的系统,6枚炸弹挂载弹舱内各自独立的挂架上。堪培拉B.20有一个常规炸弹的弹舱,舱门可以迅速打开,而不像B-57一样使用旋转舱门。
挂载有6枚美制的“盒子尾翼”炸弹,这些炸弹被澳大利亚人改成了“环尾”,以便让炸弹能够装进堪培拉B.20的弹舱。同样还有炸弹前部的旋转引信,由军械员用战场的铁皮裁出。这样的改造明显奏效了,因为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机组以高轰炸精度而闻名。
澳大利亚堪培拉机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擅长低空水平轰炸,而他们的美国空军同僚们则依赖于俯冲轰炸和扫射的战术。堪培拉B.20同样还缺少航炮,然而,他们将会降到低空,在敌人高炮手注意到他们之前就把炸弹扔下并飞出高射炮的攻击范围。这很明显是一种优秀的战术,因为在他们征战的4年期间只损失了2架飞机。
随着美国空军和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堪培拉中队共同被纳入潘朗的联队旗下,他们经常共用一群技术员、维护员和军械员。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在打同一场战争,因此不论怎么做,目的都是为了放出飞机并把炸弹扔到目标上。
1968年的一次运河轰炸任务中,一支堪培拉B.20的机组成功将炸弹仍在湄公河三角洲里。
为了提高轰炸精度,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安装了格林.萨廷的多普勒导航系统----这是一种轰炸瞄准具,领航员趴在飞机的有机玻璃鼻子上,而一台投弹间隔器将按照十分精确的时间间隔投下每一枚炸弹。
和美军的B-57一样,堪培拉的航程给予这种飞机相比高速攻击机更大的优势。如果主要目标没有办法轰炸,机组们可以跟着前进空中管制员飞到另一个地方,联系那里的另一名前进空中管制员去攻击另一个目标,或者在天上游荡、自行寻找攻击的机会。根据第2中队参加过战斗的罗德.法夸尔(Rod Faquhar)所述,“在恶劣天气尤其是雨季期间,当美军飞行的俯冲轰炸无法实现时,我们就会降到云层底下,最低可以达到800英尺。”
该中队的首次战斗于4月23日发起,所有8架飞机全部起飞,他们向11个目标扔下了42枚500磅炸弹,从北边的第II军责任区一直到湄公河三角洲的第IV军责任区。而第2中队在越战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把三分之二的炸弹都投放在第IV军责任区里。
一支机组站在一枚二战时期的500磅M43炸弹前,上面写着“第27568枚炸弹,最后的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