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海空100年——美国海军航空兵简史 第五部

US Naval Avation History 5

此时美国海军的“进取”号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队正在由威克岛返回珍珠港的途中,“列克星敦”号编队正在前往中途岛途中,“萨拉托加” 号航空母舰正在西海岸进行例行维修作业,太平洋舰队的 9 艘战列舰、2 艘重巡洋舰、6 艘轻巡洋舰以及众多的驱逐舰、后勤辅助舰等舰只停泊在珍珠港港内。近 400 架陆军和海军的飞机停放在福特岛、希卡姆、惠勒尔、贝洛斯等几个主要机场上。珍珠港此时此刻正是周五晚间时刻即将到来之际,成千的士兵、水兵、军官正要前往酒吧、影院等处度过这个周末,还有一些军官们正准备在第二天上午去打高尔夫球或是进行其他活动,尽管已经发出了可能会同日本开战的警报,但是此时此刻的珍珠港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气氛。平静的珍珠港外,数艘小型警戒舰艇在慢慢地巡弋着,位于岛上的陆军雷达站静悄悄地等待自凌晨开始到早上的 0400-0700 时之间的开机时间。

“俄克拉荷马”(BB-37 USS Oklahoma) 号战列舰

“加利福尼亚”(BB-44 USS California) 号战列舰

在遥远的华盛顿,负责监听日本大使馆通讯信息的克雷默海军中校密切关注着最后一部分的译文,当夏威夷时间 0200 时最后一部分的译文出来后,他立即将电报放进皮包,匆匆赶往白宫。在这份电报的最后写着“日本政府对不能通过进一步谈判达成协议感到遗憾。”

0300 时,在波涛滔天的黑暗的海上,日本帝国海军第一机动部队的前方,两艘负责侦察的重巡洋舰位于舰队的最前方,舰艏劈开波浪。在其后的 6 艘航空母舰上,等待出发的飞机已经排列在飞行甲板上,地勤人员忙碌着为它们加油和装填弹药。飞行人员被唤醒,他们留下了写给家人的遗书并在其中留下自己的指甲和头发,在狭窄的走廊里向神龛鞠躬敬礼之后,出击的飞行人员们吃了一顿鲷鱼加米饭的节日餐,对其中的一些人来说,这是他的人生中最后的一餐了。随后,飞行人员来到狭窄的飞行员待命室听取任务简报,在一块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 12 月 6 日最后侦察到的珍珠港内舰只停放的位置,由于待命室并不能容下所有的人,一些人站在走廊里听取情况报告。

“马里兰”(BB-46 USS Maryland )号战列舰

“田纳西“(BB-43 USS Tennessee)号战列舰。以上 8 艘战列舰是1941 年 12 月 7 日时停泊在珍珠港港内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所拥有的全部战列舰舰队阵容。也是日本帝国海军攻击的重点对象。这组照片均为这些战列舰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之前的样子。

当日本海军飞行员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时,克雷默中校已经汇报完前面截获部分的电文回到代号为“魔术”的监听室,这时是夏威夷时间0400 时,华盛顿时间0900 时。接着他们又截获一份标明“紧急,非常重要”的电文,这份电文指示日本大使馆在华盛顿时间 12 月 7 日下午 1300 时,即夏威夷时间 12 月 7 日 0800 时将前面的十四部分的电文内容交给美国政府,同时指示销毁大使馆内的密码机。克雷默中校立即判断出这一时间就是日本发动攻击的时刻,此时还有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了。他立即赶到斯塔克海军部长的办公室,这时斯塔克正在阅读此前中校提交的简报,他认为太平洋舰队此时应该已经做好了准备,处于全面戒备状态,因此并未使用电话或通过电报向珍珠港方面发出警报。同时,“魔术”机构的情报处处长布拉顿陆军上校也得出日本将对太平洋上的某处美军设施发动攻击的判断,并前去寻找陆军参谋长乔治 . 马歇尔上将,但是得知马歇尔已经外出,准备做星期日上午的长距离骑马活动。等马歇尔最后回来时,已经是一个半小时之后,马歇尔对这份情报同样得出了日军将可能发动攻击的判断,并立即起草了一份急电,并指示发往巴拿马、菲律宾、旧金山以及夏威夷等处的陆军指挥官,在电报中,马歇尔说明虽然并不清楚日本最后期限的意义,但要求必须因此进入警戒状态。然而,虽然斯塔克上将同意将急电也通知海军, 但是马歇尔却拒绝了使用海军的通讯线路发出警报的要求,而是坚持使用陆军的线路,然而这条线路同夏威夷方向的通讯却发生了故障,因此只能通过民用线路进行通报,而且这份警报还没有标明“急电”字样,负责发送此报文的西联通信公司就按照通常普通电报的流程按照顺序发送此份电报,当它最终送达沃尔特. 肖特将军手中时, 已经在六个小时之后了 , 那时日本人已经完成了任务返回母舰。

准备出击的日本飞行员在进行最后一次对任务的确认。

1941 年 12 月 7 日,“翔鹤”号上的一名日本军官。在他身后的舰岛外壁上写着山本司令长官的训令。

黎明前的夏威夷,近百艘大大小小的舰船静静地停泊在自己的泊位上,数百架军用飞机整齐地排列在停机坪上。山顶上的雷达慢慢旋转着天线,大街上早起的或还没睡觉的人们一如既往地做着平日里会做或不会去做着的事情,但就是没有人知道这将是和平的最后时光。

这是战争前最后的宁静!

1941 年 12 月 7 日,“赤城”号所属的 D3A1“九九”式 11 型俯冲轰炸机(日本称舰载俯冲轰炸机为舰爆),飞行员为“赤城”号俯冲轰炸机队指挥官阿部善次大尉。“九九”舰爆于 1938 年首次试飞,1940 年装备日本海军。该机的设计借鉴了德国的 Ju.87 式俯冲轰炸机,也采用同 Ju.87 类似的固定式带整流罩的起落架,飞行性能要优于 Ju.87,但是飞机的防护力不佳,而这也是日本飞机普遍的缺点。袭击珍珠港时的九九舰爆采用明灰白色涂装样式。

1941 年 12 月 7 日凌晨 0530 时,一架零式水上侦察机和一架九五式水上侦察机分别从日本帝国海军袭击珍珠港部队的“利根”号和“筑摩”号航空巡洋舰上弹射起飞,从而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与此同时,在日本航空母舰上参加袭击的各型飞机已经加满油,装备好武器装备,出击的飞行员全部在待命室中静静地等待。随着一面“DG”信号旗升上旗舰“赤城”号的桅杆,出击命令随即下达。机动部队司令南云忠一中将向全体舰员宣读了自停泊在遥远的日本的“长门”号战列舰上的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发来的训令:“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望我军将士不怕流血牺牲,各尽其职,以告大成。”

1941 年 12 月 7 日,“赤城”号所属的 B5N1“九七”式 3 型鱼雷轰炸机 AI301 号(日本称舰载鱼雷轰炸机为舰攻),该机为此次攻击的日本空中指挥官渊田美津雄中佐的座机,飞行员为松崎三雄中尉。九七舰攻整体性能优于同期美国海军的 TBD,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舰载鱼雷机。该机于 1937 年首次试飞,在袭击珍珠港时的第一波攻击机群中共有 89 架 B5N 参战,其中 49 架携带炸弹,40 架携带鱼雷。

随着航空母舰转向迎风方向,180 余台活塞式发动机纷纷开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黎明前的这片大海。出击编队的指挥官,“赤城”号航空队长渊田美津雄大佐站立在他的座机的座舱中,双手扶着飞机的座舱框,犹如古代出征的将军等待着出击的命令的下达。随着“赤城”号上指示起飞的信号旗在晨风中从桅杆上降下,在众人的注目下, “赤城”号上的一架 B5N 九七舰攻首先滑动,当携带着沉重的鱼雷的攻击机滑出飞行甲板的前端后便向下沉,消失在母舰甲板上的人员的视野中,随后这架飞机一跃而起,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迎着已经露出晨光的天空飞去。随后六艘航空母舰上的其余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的腾空而起,先起飞的飞机在空中围绕着舰队飞行,后起飞的飞机则不断加入到编队中。半个小时后,所有出击的飞机升空完毕,机群在空中完成最后的集结后轰隆隆地向瓦胡岛方向飞去,这支箭不可回头地射了出去。第一攻击波由 183 架飞机组成,其中包括 49 架携带穿甲炸弹的 D3A 九九舰爆、40 架携带鱼雷的 B5N 九七舰攻、51 架携带炸弹进行水平轰炸的 B5N 九七舰攻以及 43 架零战(有一架零战在起飞时由于未能同航空母舰甲板起伏同步而坠海),此时,在空中已经可以看到太平洋上的日出,阳光从云缝中洒落下来,犹如日本帝国海军的军旗上的旭日与光辉。

渊田美津雄(Fuchida Mitsuo 1902.12.3- 1976.5.30)大佐。渊田美津雄是当时日本帝国海军中航空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航空兵作为海军的主力。珍珠港事件中渊田美津雄的表现可以说还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