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盾中队”兴衰记——台湾空军第4战术侦察中队全史

Black Shield Squadron Rise and Fall -- Taiwan ROCAF 4th TRS History

第一章 第4中队沿革史

凌云御风逐日寇——第4中队抗战简史

第4“黑盾”中队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所成立的“空军第4中队”。1934年原国民革命军航空第四队在湖北汉口正式改编为空军第4中队。成立之初第4中队首任队长为毕业于苏联高级军事航空学校的石友信上尉。石友信为著名的“倒戈将军”石友三的弟弟,抗战爆发后脱离队伍,为其兄充当说客与密谋叛降日伪军的信使。1940年12月1日,石友三因投日阴谋败露,被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将军活埋,第二天石友信也被逮捕处死。

1936年10月16日空军第4中队在西安正式隶属第六大队,使用美制“道格拉斯”O-2MC型飞机执行侦察与轰炸任务。

1941年9月27日第一大队上尉飞行员张惕勤利用驾驶“0202”号SB-2M轰炸机(隶属第2中队)出勤之机,挟持机上另外两名战友叛逃日伪军一方。张惕勤在日本投降后因暴露身份遭国民政府逮捕,最终在1948年初被判决犯汉奸罪,决定执行枪毙。此图为日伪军所摄的“0202”号机,第4中队所装备的SB-2轰炸机涂装与“0202”号机一致。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第4中队随即投入全面抗战。8月21日该中队率先在全空军中成立“夜袭分队”,装备6架飞机,由支队长陈楼霞少校、副支队长李怀民少校,参谋吕志坚上尉率领。夜袭分队由杭州出发,以“道格拉斯”飞机在8月22-24日对上海地区的日军展开夜间袭扰作战。由于老旧的O-2MC飞机在作战中损耗很大,第4中队于1937年12月奉命接收全新的苏制“斯勃”SB-2型快速轰炸机,并改隶第一轻轰炸机大队。1938年5月,第4中队完成换装,此后参加了徐州会战、冬季攻势等一系列作战行动。1938年底中队迁往广西柳州基地,1939年2月再度转移至成都太平寺基地,纳入“轰炸总队”管辖。1939年7月,第4中队移防四川宜宾,12月成立“侦察分队”,接收2架SB-2型快速轰炸机改装的侦察机,前去支援第三战区作战。

B-25 抗战中

1940年5月第4中队移驻四川温江,次月前去支援枣宜会战,同年10月再度移防成都,纳入“轰炸集训队”换装新式苏制“斯勃”SB-3快速轰炸机。1941年3月第4中队在成都太平寺基地完成换装训练,总计接收了30架SB-3飞机。完成训练后第4中队先后参加了支援第三次长沙会战和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等行动。

1943年第4中队奉命前往印度换装美制B-25“米切尔”双发中型轰炸机,并得名“女神中队”。其队徽为仿效同一时期美陆军航空兵常见的裸体少女形象,以少女抬起的玉腿勾勒出“4”图案。完成换装后的第4中队并入著名的“中美混合团”(CACW)第一大队(注:第一大队此时下辖1、2、3、4中队),由中美双方空、地勤人员共同执行任务。

8大队B-25

1944年2月29日,第4中队两架B-25轰炸机奉命前去攻击长江中下游日军舰船。战斗中张天民少尉座机遭日军高射炮击落。飞行员张天民、轰炸员蒲良楼、机工长王仲素与通信士曾明夫均不幸殉国。5月12日,第4中队吴文谟少尉驾驶的“407”号机在前去轰炸香港海面日舰时被敌军防空炮火击落,吴文谟少尉不幸殉职。7月28日,闵俊杰上尉副队长座机在出击轰炸衡山地区之敌时遭地面炮火击伤,该机在返航全州基地时不幸坠毁。闵俊杰副队长不幸身亡,一同遇难的还有领航员谭兆明、射击士陈志立、缪元僖与王潮渤。

第4中队在随后的桂柳会战期间总计出击341架次,付出了因战损或事故坠毁11架飞机,殉职11人,受伤20人的高昂代价。1945年3-4月间第4中队移驻芷江基地,参加了雪峰山会战,与第一大队其余的第1、2、3中队一道,对日军展开了密集的轰炸,为最后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5年4月停靠在芷江基地的第4中队B-25轰炸机,可见此时橄榄绿与金属原色涂装均有

改编为战术侦察部队的第4中队

抗战胜利后不久,第4中队与驻汉口的上级单位——空军第一大队(注:第一大队此时下辖第1、3、4、9中队,原第2中队已经换装C-46D运输机,调入运输机部队)随即投入了内战。在1946-1948年间,第4中队所属的“米切尔”轰炸机频繁以汉口、徐州、北平、沈阳等地的空军基地为依托东征西讨,付出了血的代价!

1947年11月15日,第4中队“418”号B-25轰炸机在从徐州机场起飞后不久就因故障坠毁,机上飞行员李学府、刘伟民与轰炸员黄延福身亡。

1948年3月10日,第4中队“405”号B-25轰炸机在从汉口出发,前去河南商丘执行任务时因炸弹引信失灵而凌空爆炸,机上乘员正驾驶李荫吾分队长、副驾驶张广霭上尉、领航员韦汉生等人当即尸骨无存!

P-51护航1大队 B-25G

因解放军越来越猛烈的防空火力和屡屡发生的各类大小事故,第4中队麾下B-25轰炸机数量越来越少,已经不能形成有效战斗力。从1948年初起,第4中队开始在汉口王家墩基地接收加拿大制 “蚊”FB.26式战斗轰炸机。6月8日,高春泉中尉在训练中坠机身亡。9月22日第4中队又在训练中损失了古中天与万峻松等两位成员。1949年1月2日,马士伟上尉在湖北武昌驾驶“蚊”FB.26进行训练时坠入湖中,机毁人亡。

1949年1月第4中队短暂前往南京大校场机场驻扎,3月返回汉口基地,5月间第一次前往台湾台中基地休整,7月间移驻湖南衡阳基地继续作战。

1948年底-1949年初的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见停机坪上的第八大队B-24M与第一大队“蚊”

蚊式机-残骸,坠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