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前线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在阿富汗战争中

Soviet VVS Front aviation and long range aviation in Afghanistan war/Советские ВВС фронтовой авиации и дальней авиации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войне

第四章 米格-27短暂的作战

米格-27歼击轰炸机是苏联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飞机之一,但在近15年的服役期里,没有一架有机会参加真正的实战。即使到了阿富汗战争的年代,直至最后几个月,它们还没有出现在第40集团军航空部队的战斗序列里,因此,对它们来说,战斗的考验就变得更加出乎意料了。

这是有原因的。第40集团军歼击轰炸机部队的任务由苏-17部队定期执行,其中第一款(所谓“白板苏-17”)在苏军进驻阿富汗时部署。经过一次不太令人印象深刻的首次亮相后(主要是由于航程小和作战负荷有限),它们很快被苏-17M3取代,这些飞机被称为“雨燕”,享有可靠和朴实无华的美誉,正如他们所说,这些飞机才是真正的主力。此外,同型飞机逐年改进,简化了维修、补给和作战任务规划,客观上没有出现换装另一种歼击轰炸机的问题。

完成了一次任务后,134APIB团第1中队的一架米格-27M降落在信丹德。

1988年秋天,下一次轮换的最后期限到了(按照惯例,歼击轰炸机团完成了1年的轮战后在10月至11月交接工作)。但是来自中亚军区的“心腹”团则不存在这些,刚离开阿富汗回国,就从边境机场“过河”,继续执行作战任务。在苏联空军里,没有几个航空团能够成功地掌握山地沙漠条件下的作战技巧。同时,歼击轰炸机部队还有另一种型号的装备----米格-27,至80年代末已经在20多个航空团里服役。

由于具备沙漠和战区作战能力的航空团数量有限,因此一个自然而然的提议出现了----派米格-27去轮换,赞成的理由有几个,主要是有机会在战争剩下的几个月里到真实的战斗环境下测试飞机。同时,以最简单、最可靠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专门用于军事科学研究----根据相同要求生产的2款飞机的武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中,哪一款更有效。

与此同时,他们甚至匆忙地将南部地区的国土防空军截击机团改编为歼击轰炸机团,后者在阿富汗战争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来自奇尔奇克的136APIB团和来自马雷的156APIB团成功地完成了几次前往阿富汗的“飞行”,1987年秋天,他们被来自加里宁的苏-17M4团换走。

“二十七”部队的飞行员对于那些驾驶米格-21、米格-23、苏-17和苏-25闻过火药味、理应获得军事嘉奖的同事也有众所周知的嫉妒之情。但是,除少数例外,飞行员和地勤们把履行国际义务视为“自愿-强制性”的建议,坚持“不要请求服务,不拒绝服务”的原则,而司令部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最终,主观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从外贝加尔军区调来指挥第40集团军航空部队的德米特里.罗曼纽克(Dmitry Romanyuk/Дмитрий Романюк)少将,在那里,他指挥一个歼击轰炸机师,亲自驾驶米格-27(第40集团军的最后一位空军司令任职时间是其他人的两倍,于1986年9月抵达喀布尔,一直呆到战争结束)。

米格-27D上VP-50-60红外干扰弹发射器的位置。

到1988年,南部地区的歼击轰炸机部队和所有空军单位一样,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阿富汗战争开始后不久,苏联国防部就于1980年1月5日发布命令,对航空部队进行了根本性的组织改革,旨在将空军和地面部队“置于同一旗帜下”,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动。因此,前线航空部兵被改组为包括防空部队在内的军区空军。此后,他们服从各军区的指挥,这使得第40集团军拥有了自己的航空部队。此外,根据苏联国防部1984年8月21日的命令,成立了各方向的主要司令部,其中设有空军司令部,轰炸航空兵的打击部队被集结为中央下属的联合部队----战术既定空军(VA VGK ON/ВА ВГК ОН:Воздушные Армии оператив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和战略既定空军(VA VGK SN/ВА ВГК СН:Воздушные Арми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南部方向特别委员会把司令部设在巴库,监督土耳其斯坦军区和中亚军区以及第40集团军在阿富汗的活动。

这样一个结构过于复杂,权力分散,远离军队的统一指挥,最终给预期的任务带来了相反的效果----降低了现有部队的作战效率。这个地区性组织在飞行员中极不受欢迎,后者由“红队”司令部部指挥。在基层,它与航空细节(大型复杂设备的运作和维持飞行训练)相去甚远,常常以“深入研究法规”和演习取而代之。

1988年夏天,该体系的缺点得到了国防委员会的承认,它重新统一了空军部队,将其置于空军司令部旗下。同时,土耳其斯坦军区与中亚军区合并,并继承了中亚军区的名称,但将司令部迁至塔什干。因此,这些空军部队成为中亚军区的一部分(除了一些移交最高司令部指挥并隶属于南部方面军司令部的部队以外)。随着脱离地区隶属关系,他们成为了“中亚军区的空军”。阿富汗战争结束后,这股变革浪潮完全平息,1989年2月28日,总部设在塔什干的第73航空军被恢复。

至1988年,该地区有五个歼击轰炸机团,由两个空军师组成。其中三个团(136APIB、156APIB和217APIB团)在阿富汗,装备了各种型号的苏-17,另外2个团(129APIB和134APIB团)使用米格-27。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比例的“二比三”对应着苏联空军装备这些机种的总数,一共用有约800架米格-23BN/米格-27,略少于1200架苏-17。

飞行途中的米格-27,照片来自基尔亚诺夫大尉的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