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简易蚀刻片制作方法对比试验

一架
2009-12-23
last update 2013-08-14

方法二:感光干膜

感光膜可以解决正反面精确对位的问题,但是操作要麻烦一些,而且要多出几个需要控制的变量。所以制作难度要稍微大一些。

这就是感光膜,一张膜有三层,两面各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中间夹的感光干膜有一定的粘性,因为是感光膜,所以要避免多余的强光的照射。

感光膜

在操作前还要准备显影剂和脱模剂,显影剂就是碳酸钠溶液,脱模剂是氢氧化钠溶液,我用600ml的饮料瓶装溶液,一瓶水11g溶质就差不多了.注意标注清楚两瓶东西,放错了就坏事了,喝了也坏事了。

1.打印胶片。将图案打印在透明胶片上,黑色的部分是要腐蚀掉的部分,空出来透明的部分是要保留铜的部分,也就是突出来的部分。为了让图案和铜片贴合紧密,之后要将打印面贴在铜片上,所以也要镜像打印,注意,两面的图案也是相互镜像的。2.对位。将胶片的两条相对的边用双面胶粘上,确保图案对齐定位。放好备用。3.覆膜。将感光膜一面的保护膜揭下,露出中间夹的感光膜,将感光膜贴在铜片上。贴膜时要避免气泡和杂质。我也没诀窍,反正我确实没贴好。铜片两面都贴上感光膜。注意!另一侧的面的保护膜不要揭下,要不然就会粘到不该粘的东西了。现在铜片被两层感光膜夹在中间,然后外面是两张保护膜。4.固化。放到电熨斗上加热,注意将温度设定到100度左右。目的是将感光膜固化在铜片表面。这一步要是做的不充分,会导致膜附着不良,后面会展示附着不良的结果。但是如果时间长了,或者温度高了,感光膜就会发生类似曝光的反应,失效。总之比较不好把握。我是在熨斗上贴了个温度传感器控制的。忘了拍照了,借一张后面的图,差不多。大家明白就行。

打印胶片 对位 覆膜 固化

5.放置。将铜片塞到步骤2准备好的胶片”袋子“中。用两片

放置 用两片玻璃夹紧

6.曝光。我用的是24瓦的节能灯,曝光时间每面5分钟。注意根据各自光源的差异,适当调整曝光时间。

曝光

7.显影。曝光好了,将铜片取出,可以看到被黑色遮住没有曝光的位置颜色比较浅。揭下保护膜,放到容器中。倒入显影剂,用柔软的笔轻轻刷洗,没曝光的部分就被洗下来了。

显影 倒入显影剂 用柔软的笔轻轻刷洗

8.腐蚀。和前面不同的是这里是两面一起腐蚀,腐蚀透就完成了,立刻冲洗干净,要不然腐蚀面要扩散了。下面两张已经腐蚀好了,但是上面一张可以看到感光膜有脱离,这就是前面加热没有做充分的后遗症。

腐蚀

9.脱模。倒入脱模剂,等一段时间,膜就自动脱落了,可以用毛刷轻轻刷一下,辅助脱模。强碱,注意防护!然后冲洗干净就行了。那一片果然很惨啊。虽然是我操作上没控制好造成的,但是至少说明这个东西不好操作,成功率比较低。

脱模 那一片果然很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