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II号F型坦克是II号C型的后续生产型,本来最初并不打算投产。1941年开始,希特勒要求装甲师的数量再翻一番,这就使部队对坦克的需求大为增加,而III号坦克和IV号坦克的生产数量不足,所以必须重开II号坦克的生产线以应急需。从1941年3月到1942年12月,德军一共生产了524辆F型(28001-28834)——尽管如此,坦克数量的增加还是没能满足部队的需求,装甲师的数量确实是增加了一倍,但是相应的每个师的坦克数量也减少了差不多1/3。
II号F型将车体前面的弧形装甲板改成35mm厚的方型装甲板,上部车体前面也设计成和车身等宽的30mm厚扁平装甲板。在行动装置上,采用了新的诱导轮。车长的潜望镜和炮塔后备箱已经成为了德国坦克的标准装备。相比之下,F型差不多成为II号系列中最优秀的型号了。总体来说,II号F型坦克并不是一种可以满足战场要求的坦克,它在战争一开始就落后了,但是作为德军武器库中第一种设计思想成熟的坦克,II号F型发挥了与其性能不相称的作用——它是德国第一种性能平均的坦克(在它设计的时候),它使德国装甲兵的新的战术理论得到实践,从而赢得了战争初期的胜利。
模型评价
火柴盒的这盒模型于1974年发售,后来由上海环球在国内生产过。就我个人而言,这盒套材是其开发最好的品种之一。正如大多数做过环球模型的爱好者一样,环球的产品可以带给人一种数量上的满足——我也是这样,至今,我的装备中仍旧有一个排的II号F型坦克——它的数量还在增加着。现在看看模型本身——比例准确,组装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动力室的散热窗刻画得不错,车辆的附加设备如工具箱之类的也很让人满意,行动装置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组装负重论的时候要让其成为平直的一条直线,否则装上履带之后会发现情况让人无法忍受。整个组件唯一有些遗憾的是那门KwK30 20mm炮有些失真,感觉软了点,不过稍微找个类似的细棍加工之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履带,我对它的履带很满意,众所周知环球的大多数履带都是令人无法忍受的(比如Sdkfz251/1的履带),但是此型的履带却很好,只要旧化得当,还是很像样的。
环球提供了一直都在东线苦战的第10装甲师的贴纸。这个装甲师在巴巴罗萨战役开始之前就接收了一批F型坦克,不过在战斗中损失极大——因为此时的II号坦克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了,苏联的T-34,KV系列甚至BT-7和T-60都对II号F型轻型侦察坦克构成了可怕的威胁——所以在此型坦克生产的后期,它主要用来补充前线的损失,而没有再装备新组建或是重新休整的部队了。
关于北非战场的贴纸是第15装甲师,标志是有名的"红色小雨伞"(也有白色的)。在坦克的车体首上装甲左侧,炮塔左侧还有非洲军特有的"白色棕榈树"标记(不包括白色万字标志)。北非的四个德国装甲师(第15装甲师,第21装甲师,第5轻装师,第90轻装师)曾经装备了一些II号坦克,主要是C型和F型。就像在东线一样,它们也渐渐显出窘态——它的20mm炮无法击穿作为主力的英国"十字军"巡洋坦克的装甲,更丝毫奈何不了拥有70mm厚前装甲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圣范伦泰"步兵坦克。在装甲防护方面甚至不能抵御伯依斯13.97mm反坦克枪和25mm哈其开斯机关炮的攻击。阿拉曼战役中,面对已经不再是一个档次的M3,M4,II号坦克更是遭到可怕的损失,所剩不多。也正是从此时开始,II号F型坦克开始从北非的战场上悄悄地消失了。
revell在2008年再版了这套模型,编号是03229。